監控施工技術方案
時間:2013-04-28 18:28來源:未知 作者:admin
1. 工程的施工技術、施工方法、工藝流程及施工進度計劃、工期安排 1.1施工程序 線纜敷設設備安裝設備調試投入試運行竣工資料整理驗收交付使用 1.2主要施工方法 1.2.1係統安裝 按照施
1. 工程的施工技術、施工方法、工藝流程及施工進度計劃、工期安排
1.1施工程序
線纜敷設→設備安裝→設備調試→投入試運行→竣工資料整理→驗收交付使用
1.2主要施工方法
1.2.1係統安裝
按照施工技術圖的要求,明確安防係統中各種設備與攝像機的安裝位置,明確各位置的設備型號和安裝尺寸,根據供應商提供的產品樣本確定安裝要求。
根據安防係統設備供應商提供的技術參數,配合土建做好各設備安裝所需的預埋和預留位置。
根據安防係統設備供應商提供的技術參數和施工設計圖紙的要求。配置供電線路和接地裝置。
攝像機應安裝在監視目標附近,不易受外界損傷的地方。其安裝位置不易影響現場設備和工作人員的正常活動。通常最低安裝高度室內為2.50米,室外3.50米。
攝像機的鏡頭應從光源方向對準監視目標,鏡頭應避免受強光直射。
攝像機采用75Ω-5同軸視頻電纜,雲台控製箱與視頻矩陣主機之間連線采用2芯屏蔽通訊線纜(RVVP)或3類雙絞線。
必須在土建、裝修工程結束後,各專業設備安裝基本完畢,在整潔的環境中安裝攝像機。
從攝像機引出的電纜留有1m的餘量,以便不影響攝像機的轉動。
攝像機安裝在監視目標附近不易受到外界損傷的地方,而且不影響附近人員的正常活動。安裝高度室內2.5-5m,室外3.5-10m。電梯轎廂內的攝像機安裝有頂部,其光軸與電梯廂的兩壁、天花板成45度角。
攝像機避免逆光安裝。
雲台安裝時按攝像監視範圍決定雲台的旋轉方位,其旋轉死角處在支、吊架和引線電纜一側。
電動雲台重量大,支持其的支、吊架安裝牢固可靠,並考慮其的轉動慣性,在它旋轉時不發生抖動現象。
安裝球形攝像機、隱蔽式防護罩、半球形防護罩,由於占用天花板上方空間,因此必須確認該安裝位置吊頂內無管道等阻檔物。
解碼器安裝在離攝像機不遠的現場,安裝不要明顯;若安裝在吊頂內,吊頂要有足夠的承載能力,並在附近有檢修孔。
在監控室內的終端設備,在人力允許的情況下,可與攝像機的安裝同時進行。監控室裝修完成且電源線、接地線、各視頻電纜、控製電纜敷設完畢後,將機櫃及控製台運入安裝。
機架底座與地麵固定,安裝豎直平穩,垂直偏差不超過3‰;幾個機櫃並排在一起,麵板應在同一平麵上並與基準線平行,前後偏差不大於3mm,兩個機櫃中間縫隙不大於3mm。控製台正麵與牆的淨距不小於1.2m,側麵與牆或其他設備的淨距不小於0.8m。
監控室內電纜理直後從地槽或牆槽引入機架、控製台底部,再引到各設備處。所有電纜成捆綁紮,在電纜兩端留適當餘量。並標示明顯的永久性標記。
1.2.2係統的調試
1)調試準備工作
檢查本係統接線、電源、設備就位、接地、測試表格等。
用對線工具檢查各種設備、器件之間線路連接正確性,並做好測試記錄。
2)單體調試
檢查攝像機開通、關斷動作,雲台操作和防護罩動作的正確性,檢查畫麵分割器切換動作正確性。能夠進行獨立單項調試的設備、部件的調試、測試在設備安裝前進行。如:攝像機的電氣性能調試、配合鏡頭的調整、終端解碼器的自檢、雲台轉角限位的測定和調試、放大器的調試等。
開啟主機係統,運行係統軟件,打印係統運行時各種信息,確認總控室和各分控機房中央設備運行正常。各智能控製鍵盤操作正確。
3)係統調試
按調試設備的功能或作用和所在部位或區域劃分。傳輸係統的每條線路都進行通、斷、短路測試並做標記。遇到50Hz工頻幹擾,采用在傳輸線上輸入“縱向扼流圈”來消除;當傳輸本身的質量原因與傳輸線兩端相連的設備輸入輸出阻抗非75歐姆的傳輸線特性阻抗不匹配時,會產生高頻振蕩而嚴重影響圖像質量,需在攝像機的輸出端串聯幾十歐的電阻,或在控製台或監視器上並聯75歐姆電阻。
4)係統聯調
首先檢查供電電源的正確性,然後檢查信號線路的連接正確性、極性正確性、對應關係正確性。係統進入工作狀態後,把全部攝像機的圖像瀏覽一遍,再逐台對攝像對的上下左右角度、鏡頭聚焦和光圈仔細調整,若是帶雲台和變焦鏡頭的攝像機,還要搖動操作杆,使雲台對應地轉動,再調節鏡頭。把攝像機的圖像顯示在各監視器上,檢查監視器的工作狀態。把全部攝像機分組顯示在所有監視器上,觀察圖像切換情況。檢查錄像機時,自動倒帶後對操作多畫麵處理器或控製台自動錄像,放像後實現錄像帶的重放。